严守党纪党规 树立高尚师德——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党员风采展

发布时间: 2024-05-19 15:25:0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王振来:科研路上的探索者,教学阵地的守望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在学术的殿堂里,有一位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教授,他就是王振来教授。王振来教授1965年5月生人,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师从著名语言学家马庆株教授。现为辽宁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城市语言评估组成员,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王振来教授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学和传承中国文化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科研领域的深耕者
    王振来教授一直致力于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现代汉语语法学、语义学及汉语习得方面。着重研究了介词标记、语义功能语法、汉语被动表述、汉语欧化现象及习得偏误方面。他深知科研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但从未退缩,而是持之以恒地追求着学术的真理。
    在科研道路上,王振来教授主持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类项目16项。他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先后获得了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等各类奖项15项,被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
    王振来教授近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多篇论文被CSSCI收录。他的论文内容新颖、见解独到,解决了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此外,他还先后出版了《介词标记的构句机制及情景语义分析》《语义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汉语欧化现象与对外汉语教学问题研究》《汉语介词标记研究》《汉语本体与应用一体化研究》《现代汉语被动表述立体化研究》等学术专著6部,参编了《语言学概论》教材1部。这些著作不仅研究了语言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对理论体系的构建也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二、教学阵地的守望者
    作为一名硕士生导师,王振来教授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他的指导下,已有200多名硕士生顺利毕业,并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目前,他还有12名在读研究生正在接受他的悉心指导。他荣获了第五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最佳指导教师奖,所指导的学生张可佳获特等奖、孟瑞凡获一等奖。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王振来教授积极组织各种沙龙活动。他定期举办学生教学沙龙和科研沙龙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为学生们答疑解惑、传授经验。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在教学改革方面,王振来教授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他主持了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学校教学改革项目3项。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他的教学改革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作为一名中国人,王振来教授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在教学和国际交流中也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王振来教授曾担任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岗位当好表率。组织党员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实践,更好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
    他曾受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委派,赴韩国、加拿大、意大利、泰国、菲律宾等国家讲学和培训本土教师。在国际交流中,他不仅向外国教师和学生传授汉语知识和中华文化,还向他们展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王振来教授还曾赴任意大利米兰大学孔子学院任教1年。在任教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意大利学生带来了精彩的汉语课程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他指导的孔院学生乔丹娜,获第二十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意大利暨圣马力诺赛区一等奖。他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王振来教授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坚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振来教授多次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党支部获评校首批示范党支部,所录制的汉字文化课程获评校课程思政示范课。他在科研、教学和文化传播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王振来教授将继续保持自己的热情和追求,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校对:鞠宜君、姜阁、赵轩
    审核:王淼、姜阁、李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