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文化盛宴 点燃学生热情——我校米大孔院在新增教学点Cairoli高中成功举办首次“中国日”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6-12 09:59:5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为满足意大利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近日,我校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走进新增教学点Cairoli高中,成功举办了该校首次“中国日”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中国文化活动,学生们领略到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中国日”活动缤纷多彩,包括书法、中文歌曲、太极拳、剪纸和中国传统服饰等,吸引了近两百名学习中文、热爱中国文化的学生踊跃参与,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一笔一画,尽享汉字书写之乐
    志愿者教师刘亚楠从书法的历史讲起,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和八个基本笔画等书法基础知识。学生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纷纷拿起毛笔书写了“人”“大”“日”等汉字和“中文”“意大利”等词语。
    书法活动结束后,Cairoli高中的几位老师和学生接受了采访并兴奋地表示,这是他们首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丰富的中国文化活动。此次体验不仅拓宽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视野,还深入了解了汉字的历史与传承。他们希望能进一步学习书法,深入探索这一古老而优美的艺术。
 
 
 
 
 
 
宛转悠扬,唱响中文音律之声
    在中文歌曲活动中,风格多样的歌曲既展现了音律之美,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包罗万象。王梦雅老师带领学生们学习了邓丽君的《踏雪寻梅》、朴树的《New Boy》和张震岳的《再见》。这几首歌曲经过老师们精挑细选,不仅旋律简单易记,而且歌词多是学生们学过的,因此大家学起来得心应“口”,而且饶有兴趣,满满的成就感。
    活动后,张晓静老师进行了随机采访。一位学生兴奋地说:“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中意歌曲的异同,更激发了我对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中文真是魅力无穷!活动太有趣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一招一式,感悟太极阴阳之道
    志愿者教师商滨以杨氏太极拳的八式动作为基础,向学生们介绍了太极拳的核心要义,并示范基本动作和技巧,起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动作之间虚实转换、开合有度,展现出太极拳的圆润与流畅。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柔中带刚、柔能制刚的太极动作,一张张稚嫩却认真严肃的脸庞显示出他们对学习太极的认真。活动后,有的学生立即向朋友们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对太极拳发自肺腑的喜爱。
 
 
 
 
 
慧心巧手,领略中国剪纸之妙
    柳睿杰老师和志愿者教师赵淑琴通过一段有关中国剪纸的视频带领学生们走进剪纸的世界。随后,两位老师展示了剪纸图样,并配合图示讲解了具体操作步骤。在她们的引导下,学生们亲手制作了中国龙、花朵等剪纸作品,并发挥想象创作出了自己喜欢的独特花纹,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风采。每一位学生都兴致勃勃,对中国剪纸艺术的热爱与尊重愈发深厚。
 
 
 
亲身体验,品味华夏衣冠之美
    中国传统服饰体验活动中,张晓静老师和柳睿杰老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向在场师生介绍了传统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崇尚的色彩、风格,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并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汉服在当代中国如何得以复原,以及为人们所喜爱的发展过程。活动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活动中,不断有意大利老师来到现场观摩,Cairoli高中校长和副校长也莅临现场。Alberto Panzarasa校长对傅院长说,看到孔院老师精心准备的各项活动,他深信每一位参与的学生都会感到欢欣满意。校长还对米大孔院老师们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学生们身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服饰,在校园中举行了一场独具韵味的华服走秀,为活动画上完美句号。
 
 
 
    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离不开两校的高度重视、通力合作和精心部署,更离不开双方教师的默契配合与认真筹备。为确保活动质量,傅院长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商讨确认活动计划,而教师们也早早着手前期准备工作。大家群策群力、团结一心,就连因教学任务无法亲临现场的老师们也用实际行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在汉服活动筹备之时,老师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传统服饰,助力此次活动。
    活动当日,Cairoli高中的两位本土教师Chiara Lepri、Filippo Bonazzoli和母语老师祖老师,积极认真地与中方教师展开配合,为同学们提供细致的翻译服务,保证了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此次“中国日”活动让更多意大利中文学习者得以深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激发了他们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积极性。“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米大孔院将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增进中意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助力搭建更为广阔的中意文化交流平台。
 
 
          校对:刘亚楠 张晓静 柳睿杰
          审核:姜  阁 傅海峰 曹  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