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浙江师范大学王辉教授应邀来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作讲座。王辉教授为我们带来一场题为《人工智能赋予国际中文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国际教育学院曹儒院长主持,学院师生齐聚一堂,共探人工智能与国际中文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径。
报告开场,曹儒院长热情致辞,向师生们隆重介绍王辉教授,强调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全新变革,王教授的分享将为学院教学与研究注入前沿思考。全场以热烈掌声欢迎王教授开讲。
图一 王辉教授
王辉教授围绕主题展开深度解读。他首先以亲身体验为导入展示人工智能为国际中文教育者带来的变化,接着从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模式创新入手,结合智能备课系统、个性化学习平台等案例,展现技术如何打破传统教学边界,为教师与学习者提供更灵活、更多元的教育支持。谈及挑战时,王教授聚焦不同区域国别的数字鸿沟问题,和教学伦理争议问题,教师角色重塑等问题,引发师生对技术应用边界、未来教师角色重塑等问题的思考。讲解中,屏幕同步呈现详实数据、生动案例,让抽象理论直观可感,师生们或凝神聆听,或快速记录,沉浸于知识汲取。
图二 师生互动
随着报告推进,互动环节掀起高潮。师生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研究困惑踊跃提问,有教师请教“如何平衡智能工具与人文教学”,也有学生好奇“小语种地区中文教育,AI如何精准适配”。王辉教授耐心解答,从技术实操方案到理论底层逻辑,给出既具专业性又具启发性的建议。现场学术思想火花碰撞,学术氛围愈发浓厚,师生们对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中文教育的认知,也由零散概念变为全面、系统、立体。
图三 全体师生合影
报告尾声,王辉教授以“技术是帆,人文是舵,共赴国际中文教育新征程” 作结,引发全场共鸣。活动最后,参与师生与王教授在讲台前合影留念,定格这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学术交流。
此次交流,是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拥抱前沿学术、探索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王辉教授带来的新思路、新视角,将持续滋养学院师生的教学与研究,为学院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发展。
校对:丁俣、赵鑫蕙、徐国瑞
审核:刘晓楠、魏玉红、曹儒